無論閣下如何強調,出自他人口中的稱呼絕對是無可奈何的。客氣一點大概會以先生、小姐對待,針對不同年齡層面則會以其他代號吧,同樣地外表亦會影響相應的稱呼,正因如此某些稱呼則給予一種輕佻的感覺,俊男美女等的字眼,也許其存在亦用於反映他人的修養,不過亦可窺探他人的內心世界。
以往Indies音樂給予單一零變化的感覺,始終十之八九的都是雷鼓狂飆,經過長年累月的理解後,其實內裡的派系也許更勝於主流行列。構成主流音樂的其中核心Singer/SongWriter,於Indies世界卻不算顯性的分類,然而掛著Singer/SongWriter的比率,以女性為主導的現象依然適用。整體情況與主流無異,男Singer/SongWriter的選擇有限,有賣點的少得可憐,其中上月由ナタリー介紹的「ハンサムケンヤ」為其中一例。
名字與外貌也許不相稱(視乎觀點角度)的「ハンサムケンヤ」,沿用現今最流行的網絡,與影像作家「椙本晃佑」合作上載一首作品「これくらいで歌う」的動畫式PV故事,雖然至今僅賺上十萬人次點選觀看,以生活化的歌詞搭砌而成的歌曲、故事,卻惹來二百多個國際性的廣泛討論。2011年5月推出首張迷你大碟「これくらいで歌う」,其中亦收錄作品「蟲の溜息」,同樣以「椙本晃佑」作為PV的設計靈魂,作品本身亦頗為有趣。短暫於數個月後,便以決定推出首張Full Album「エフコード」,收錄的作品「決心速度」可謂與上兩作背道而馳,略為激烈的旋律及演繹,「ハンサムケンヤ」將其可能性寄託於作品之內,不知閣下感受到嗎?
單以聲線而論,「ハンサムケンヤ」可算是原生性粗糙,添加劑並不算多,但礙於不算普及類別,與主流討好式的男Singer/SongWriter可謂截然不同,喜惡之評相信各走異端吧。至於其創作功力,由架構簡單的「これくらいで歌う」及「蟲の溜息」,至元素較多的「決心速度」,大致可以明白被列入ナタリーPowerPush名單的原因吧?
「ハンサムケンヤ」的名字,似乎已離主流不遠,儘管也許閣下提不起勁。
Extra︰[PV]蟲の溜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